防城港 [切换站点]
海南省
西藏省
新疆省
港澳台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城市加盟
城市加盟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项目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商业快讯  >  科普  >  一个bbs的消亡,一个时代的落幕?No,No,No,一切才刚刚开始!
一个bbs的消亡,一个时代的落幕?No,No,No,一切才刚刚开始!
2022年08月09日 12:51   浏览:404   来源:魔云资源

q1.jpg

前几天登了一个bbs却发现打不开,百度了一下才知道,网站已经过期了。

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我是通过学校的bbs认识了解我的要去往的大学的,里面有详细的大学介绍,周边攻略,学长学姐的想对新生说的真心话让我很有归属感。

没料到一个6年的bbs就这样永远的消失了,对大三之后的学弟学妹来说可能不意味着什么,他们可能根本没有听过这个论坛。

一个时代的落幕

你是否还记得几年前上bbs时的感觉?

十年前,有一个民间论坛叫做天涯。那里的社会版,充满了对社会的深度思考,那里的娱乐版,没事在玩一些把《老鼠爱大米》翻译成诗经体的游戏,那里的历史版,写出了《明朝那些事儿》……这么说吧,没本事引经据典,你连吵架都张不开嘴。
十年过去了,咱们看看论坛热贴里的关键词吧:基友贱三绿茶婊,吃翔撕逼吓尿了,次奥尼玛傻多空……人民群众不再受形式主义束缚,就爆发出了无限的低级趣味,然后再把看似新潮的时髦词用到贴贴必备,好像不这样就没法说话。一本正经的形式主义死了,涅磐成这些恶俗的形式主义。
---《抚摸与撕裂-我们的黄金二十年》

很久没有沉浸式的在网上码字,看文章了。周围都是碎片化的:微博的赞,QQ空间的不转不是中国人,贴吧的顶。

从《第一次亲密接触》说起

大一看的这本书,大学生的聚集地从bbs去到了人人、微博、知乎,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男主和女主在学校的bbs相遇,来到线下的美丽故事了吧。

我喜欢bbs的社区形式,

决定一个国内社区是否继续存在的那个根本问题是让人沮丧的,因为那其实不关于产品,更不关于设计。
而我个人觉得是问题的问题在于:这几年过去之后,国内的社区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将很多人都训练得无法表达真正有信息量的东西。而用户对于自己所说出来的东西,其实也毫无任何安全感,于是或许也就不愿意说。
——————livid, ifanr访谈

(国内网站禁忌不能谈时政,所以内容只能垂直往兴趣、专业等方向发展!)

可能很久没有写篇500字以上的文字了,都不会清晰条例的把一个事情说清楚,感觉好悲哀。

坦白地说,互联网上的大部分社区,都让我感到相当的无趣。如果要用什么专业术语来具体形容的话,那就是信噪比太低。我尽量避免让自己显得无聊,我也痛恨和无聊的人或者事打交道。那么什么是无聊?无聊在我看来就是,比如重复地说全国人民都已经知道的事,或是不假思索地贩卖别人的观点。
——————livid, ifanr访谈

livid在2010年10月说过的话,我认为很有道理。现在的网路信噪比确实越来越低了,无聊的时候会去看微博,看了100多条的微博反而更加无聊了。


BBS时代成为过去式?No,No,No,现在才正式开始!

中国第一代互联网起家的巨头相识于BBS,早期的论坛汇聚当代社会对互联网及新鲜事物有追求的一批人。

后来互联网普及,从最早潜水、发帖、当版主,到后来51网站创建个人博客,再到5D6D上创建免费论坛,这是网友在认知和技术上的升级;

微博、朋友圈的出现,降低了普通人创作发表的门槛,也是一次技术上的升级;

自媒体和短视频的到来,是网友对财富的另一种追求。


那些消失的网站,在技术上没有随着流量往移动端去升级,所以被淘汰;那些消失的网站,在内容上仍是复制粘贴,对网友来说没多大的实质意义,又被淘汰一批;那些消失的网站仍然只有站长能赚钱,普通网友没有参入感,又被淘汰掉了。

我们查阅了现存的一些BBS网站,要么是地方性的论坛,要么是一些专业性的论坛,在内容上和用户的利益息息相关,用户可能会减少,但需求却真实存在。


像传统的报纸面临互联网的冲击,一些报社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型增加网站为载体;

当自媒体时代来临,他们也随着时代潮流开通自媒体账号,收益并没有减少反而多了几种营收渠道。


我们再看看那些学籍资质查询等功能性网站,有些界面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版面,但网友仍然需要他。

BBS在内容上比那些碎片化信息更有深度,更能让人学习思考,这些经过时间洗刷沉淀下来的网站,他们的爆发才刚刚开始!

头条号
魔云资源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