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 [切换站点]
海南省
西藏省
新疆省
港澳台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城市加盟
城市加盟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项目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商业快讯  >  人物  >  多肉寄养师:从小白到“二姐”,对生命的感悟更深了!
多肉寄养师:从小白到“二姐”,对生命的感悟更深了!
2022年06月22日 02:47   浏览:48   来源:聚城

今年43岁的江西人廖玉风是一名多肉寄养师,五年前,她离开广东的工厂来到大理,帮助那些没有合适养殖环境和充足时间打理的人“云寄养”多肉植物。她发现,多肉给客人们提供一种“被治愈”的感觉,这让她感到触动,也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多肉植物市场的兴起,“多肉寄养师”这个小众职业应运而生。在与多肉植物相处中,廖玉风学会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从零基础小白逐渐成长为大家口中经验老道的“二姐”。“有生命的东西,就像人,再用心照顾,可能也会生病。”多年悉心照顾植物的经验也让廖玉风对生命的感悟更深了。

与其他从事小众职业的人不同,廖玉风笑着说自己“十多岁出来打工,也到了要退休的年纪。”她偶尔会和客人们说,不知道自己还会为他们照顾多久,但出于信任,很少人会将多肉接回家。在风景如画的大理,廖玉风有时候也想到没去过的地方游玩,但不舍的她也想做些新的尝试,帮助客人们更好地“云养肉”。

d1.jpeg

△廖玉风在大棚里照顾多肉

从广东到大理,从零基础小白到大家口中的“二姐”

15岁那年,廖玉风离开家乡,到深圳、东莞等地打工,她一直在工厂里待着,制衣工、管理岗位都做过。2017年,廖玉风到大理旅游,这里与广东完全不同的慢节奏生活和优美宜居的环境吸引了她,她决定留下来,顺便帮定居大理的弟弟照看养殖多肉的大棚。

“我之前都不知道有多肉这个东西,慢慢地才熟悉了,摸索到怎样才能养出好的状态、好看的颜色。”回忆起刚与多肉接植物触的情况,廖玉风忍不住笑了。与多肉植物相处的五年里,她学会了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处理各种问题、耐心呵护植物的成长,从零基础小白逐渐成长为大家口中经验老道的“二姐”。

三年前,因客人需求的多样化,廖玉风开始提供寄养服务。客人来自全国各地,即使是在其他店家买的多肉,也会通过社交平台和朋友推荐找到她寄养。廖玉风划分出了一个专门寄养的大棚,棚内存放着约十万株多肉植物。“修根、上盆、换土、拔草,看看有没有生病的、长得不好的情况,还要定期打杀菌的药。”几乎每天,廖玉风都会到大棚里巡查,及时处理多肉出现的问题。

“有的是家里放不下,有的是没有合适的气温条件,有的是自己没时间照顾。”廖玉风说,长期寄养的客人约300人,客人们支付寄养费后,她会会通过直播、照片和视频让他们了解植物的情况。“不少客人买了以后一直放在这里,每年过来看看,也有养了几个月状态不错让寄回家的。”在廖玉风看来,客人们喜欢多肉,是寻求一种“被治愈”的感觉,在与客人交流的过程中,她也结交了各地的朋友。

d2.jpeg

△客人们放在这里寄养的多肉

有收获也有苦恼:对生命的感悟更深了

多肉植物生长的原生环境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恒定,因此大理是非常适合养殖多肉的地方。但廖玉风知道,即使是大理独特的环境,也不能保证每一颗多肉都能健康成长,总有意外发生,“有生命的东西,就像人,再用心照顾,可能也会生病。”

多年悉心照顾植物的经验也让廖玉风感慨,只要用心照顾,在其他城市也可以把多肉养好,“没有条件也可以制造条件,阳光不够可以加补光灯,湿度不够可以放加湿器,如果天气很冷可以给大棚保温。”这些年的经验,让她对生命的感悟更深了。

每天早上9点,廖玉风的寄养直播间开播,持续到下午5点,客人可以通过视频感受“云养肉”的快乐。这些年来,虽然寄养多肉植物的人越来越多,但大棚里枯燥的生活也让年轻人望而止步,多半时候,廖玉风招不到年轻工人一起打理大棚。与原先工厂封闭的环境不同,除了照顾植物,廖玉风还需要与客人们打交道,“服务行业嘛,没照顾好,有些客人也会不开心。”

随着时间的增长,廖玉风偶尔也“感觉很累,想放松一下”,到没去过的地方游玩,看看美丽的风景。如今孩子就要大学毕业,廖玉风笑说自己“到了退休的年纪”,她偶尔会和客人们说,不知道自己还会做多久,让他们将多肉接回去,但出于信任,很少人会这么做。廖玉风自己也有些舍不得,她有时也会想着,开展VIP一对一的寄养服务,帮助客人们更好地“云养肉”。


头条号
聚城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