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 [切换站点]
海南省
西藏省
新疆省
港澳台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城市加盟
城市加盟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项目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商业快讯  >  干货  >  真正的创业者,都有长期主义的野心!
真正的创业者,都有长期主义的野心!
2023年10月28日 11:20   浏览:149   来源:魔云资源

内容来源:交大安泰EMBA招生说明会暨E堂大课

分享嘉宾:唐祖荣,君信资本董事长兼总经理,交大安泰EMBA 2003级校友。

在过去五年我们经历了很多的挑战,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投资的24个项目没有一个发生损失。已投项目中,7家已成功上市,2家科创板在审,其余项目大部分在今明两年申报IPO,由于所投项目绝大部分为行业龙头,质地较好,我们预计整体IPO率可能会超过80%。

我们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做起来,有几个关键原因:

第一是一开始就确定了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为理想而奋斗。

第二我们选择专注、守正、长跑。专注医疗健康和信息技术行业,规规矩矩做投资。曾经有一个区政府给我们成立基金已经过会了,最后我说我们不能做,做了就违背了守正的精神。

我们追求的是以小胜积大胜,以每一个基金的成功和业绩来追求长期的大胜,所以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也不在乎多一个少一个事情,而在乎能不能在更长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第三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在创立之初写了的投资经理执业手册,现在已经更新到第八版,所以我们从来不迷信大机构,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且不管是怎么牛的项目必须要做尽职调查。

第四是以结果为导向,论功行赏只看结果。

第五是公司要求高管是服务者角色,不仅服务下属,还得教他怎么做事,帮助和成就下属。

第六是信息透明,运营规范,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我的学习收获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知识的积累,是认知的提高,是思维的突破;第二个层面是认知的提高,不断提高认知,带来思维的突破;第三个层面是方法论的提高,做什么事要讲究方法论,投资有投资的方法论,搞物流有物流的方法论;第四个层面是人脉的获取,我在学习期间和不少校友积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也获取了事业上的合作伙伴。

一、GDP向下,科创向上

这个时代,我们可能要进入一个15年的低增长时期,然后进入到下一个高增长时期,我总结为“GDP向下,科创向上”。

过去三年,每年的GDP都稳定在百万亿左右,但是未来几年的增速基本上在3.5到5.5之间,我们进入到低增速时代,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低增速时代,过去生物医药CDMO行业是非常高大上的行业,今年的价格战打得一塌糊涂,甚至陷入负毛利。射频行业是非常高大上的行业,特别是5G滤波器,但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中国做射频创业的20多家公司也陷入价格战中,基本上都在亏钱。

我们通常说挑战与机遇共存,我认为机遇还是在的。

1.从投资视角看机遇

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大的产业相对比较安全:

(1)电动与智能汽车

电动汽车已经进入中场以下,但是智能汽车才刚刚开始,智能化才刚开始。电动车行业既连接了消费,又连接了工业制造,又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又有产业链优势,政府一定会支持它,这个产业是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产业。

(2)生物医药

中国有14亿人口,过去几年疫苗对我们特别重要,事关人民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稳定,生物医药是14亿人健康的基石。生物医药行业中,大分子药现在占主流,虽然总额没有小分子药大,但是单药的市场和售价远高小分子药。生物药仍然是我们14亿人的健康基础保障,一定是国家要大力支持的。

(3)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的核心是半导体,是芯片。数据的采集、传输、计算、存储最终都要落到芯片上,因此半导体仍然是国家要长期支持的方向。

在这三个方向里面做投资,特别是中上游优质供应链,投细分领域龙一和龙二,投资的安全率很高。

2.从资本市场看机遇

今年的A股市场,我现在略偏乐观,我认为从今年四季度到明年全年,应该会有市场较大级别的反弹,这个反弹我们的观点是小股票更活跃,因为并购会更加活跃,池子里的水少了,IPO放缓了必然会增加并购。

我们VC、PE过往10年投的上万家企业没有出路,等待着退出,所以无论是政策驱动还是市场需求都会推动小股票更加活跃。过去看不上小股票,现在可能又到了一个周期,接下来小股票可能活跃,大股票可能因为池子里少了也就这样了。证监会已经明确提出了引导资源往科创领域集聚,我认为这是代表国家的方向,再苦要把钱堆在科创上。

3.从企业角度看机遇

在经济收缩的时候,龙头企业也要抱团取暖,也会降成本,这个时候先扶植第一名,大概把70%的订单给第一名,把剩下的订单给第二名。

我们的LP中有一家做智能装备的大公司,我跟他们交流得到的信息基本一致,优先扶持最好的供应商以及有股权关系的供应商,第三名就不太给单子了。

所以无论是创业还是做投资,如果你在大的产业链上游的第三名之外,大概率在这轮15年周期里面临的挑战更大,你会不断参与价格战最终出离开这个市场。

因此,你要努力成为这个产业链上游的龙一和龙二,在下一轮周期来临的时候迎接更大的发展。

二、经济新周期下的基业长青

在经济向下和科创向上并存的经济新周期下,我们如何适合基业常青?坚守长期主义之道,长期主义是一个口号,它的内涵是什么?我们认为有6点非常重要.

1.技术优势

要想真正活下来并做得好,首先要创立研发团队,创建一套研发体系,构建一个研发平台,才能维持优势,通过平台不断培育更多的产品,这样才有竞争力。

2.产品矩阵

单一产品打天下已经不行了,高端做品牌,中端做利润,低端走流量打成本的产品矩阵很重要。

把收入从一个亿做到一亿美金,做成了高端是很好,但是现在客户没有大需求,因此我们要把技术往下打,要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

优衣库是日本失去30年当中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它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产品,品质不错,穿起来也还可以,价格也很便宜,所以它的市值非常大。

我相信未来能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的公司才能活得最好,不是卖得最贵或者技术最高才是最好的,因为大家都想要买高性价比的产品。

3.团队建设

建立一套选人、育人、培养人,淘汰人的体系,如果只进不出是消化不了的,维持一个合适的淘汰率是必要的。

真正建立一套好的研发体系,建立一套产品矩阵,加上一个正向循环的团队,公司会越做越好。

4.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穿越周期、基业常青的一个重要的基石。很多创业企业不太重视公司治理,因此在创业的时候留下了隐患。在同样的一个行业里,有的公司越做越大,有的公司就倒掉了,因为内控和管理出了问题。

如果真正创业,就要从一开始重视公司的治理设计,比如在创业之初把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章程设计好,避免后期造成很多争执和纠纷。比如有一家很知名的做自动驾驶的公司,被解散时账上还有6个亿。

我当时问投资人为什把它解散了,原因是三个创始人谁也不服谁,都在投资人面前说对方的坏话,后来觉得这个公司没有希望了,一气之下把公司关了。

创立的时候还要制定好退出机制,商业归商业,交情归交情,先把商业规则讲好,减少日后的麻烦。因为我们在投资过程中会碰到部分创业企业因为各种纠纷导致最后没法投,所以创业的时候要把这些都想好。

激励是一个双刃剑,过度激励不行,不激励更不行,不激励的话没有人干活,过度激励的话容易造成问题。比如说信托过去几年的激励非常高,有的人一年拿2000万的奖金,但是这几年留了一地鸡毛。

因此有了激励一定要有约束,打开一扇窗的同时一定要关上一扇门,没有约束大家就没有底线,这也是我们在制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

公司治理的一个关键是和气生财,和就是把五个分散的手指收回来,变成一个拳头打出去。

一个二流的团队,因为很团结能够做出一流的事情。阿里巴巴刚开始的创业团队也不是最顶尖的名校毕业生,也不是最顶尖的大公司高管出来创业,但是他们做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事业,就是因为他们团结,没有出现大的波澜,没有特别明显的内部斗争。

5.利他精神

利他精神是当下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我们做的产品和服务要真正能帮助到客户,这样才能活下来。

在经济繁荣的时候,你不利他还能找到新的客户,但是在当下这个斜率向下的时候,机会是减少的,客户是挑剔的,如果不利他,客户随时可以放弃你。

利他精神就是要替客户着想,帮他节约成本,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个时候他才会跟你合作,和你绑在一起,给你订单,让你活下来。你拿到订单就能融到钱,融到钱就有机会上市,上市之后就能做大做强,最后变成了一个成功者。

6.公开透明

跟客户打交道要尽量保持透明,透明才是赢得信任的关键。

三、投资中的六大风险

在我们眼里,通常还有六大风险。

1.国家安全风险

创业投资要考虑到国家安全风险,过去几年P2P行业的整顿、教培行业的整顿,乃至医疗行业的整顿,这些都是跟国家的基础安全相关的。我们认为研究投资时研究中美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对投资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一旦政策不友好,有的时候产能过剩,在这个行业创业就会面临灭顶之灾。很多年以前的光伏一开始很火,后来产业政策开始限制,死了一大批公司。

2.创始人风险

创始人风险是中小企业要重视的风险,持股风险、品德风险、个性风险都是要注意的。

创始人如果持股太平均容易起矛盾,如果老大持股太多也会导致一言堂。如果创始人之一品德太差,是不能合作的。另外,个性太强的人不太容易合作,个性太软的人不适合做CEO。如果遇到情商低的人,投资也是很难的。

如果创始人格局太小了没法做大事,对我们来讲,投到大格局的企业家是我们的福分,这个企业会做得很大,格局太小就做不大。

3.周期风险

经济有周期,过热会调控,投大企业一定要重视这个风险。资本市场也有流行周期风险,一般是5-6年。2010年因为创业板出来推动了两年的牛市,2015年因为并购和定增繁荣又推动了一轮牛市,2019年是因为科创板出来推动了一年半左右的结构性牛市,然后又开始跌。从周期角度来讲,今年4季度大概率二级市场要反弹,明年可能是一年的活跃期。

4.技术迭代风险

手机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从原来的诺基亚、爱立信的手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从1G到5G额商业模式不断在变。4G的时候抖音出来了,3G的时候微信出来了,2G的时候新浪网、搜狐网出来了,所以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5.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里最重要的是注重现金流风险,因为现在的钱比以前更难募了,银行贷款也比以前难度大了,而且也不禁花了,所以这时候一定要注重现金流风险。我们一般建议企业保留10个月的现金流。

6.用人风险

巴林银行因为一个交易员把一个公司搞垮。那么怎么选人呢?

第一是科班出身,因为现在投科创企业,你要么是学这个的,要么是干这个的。如果一个文科生去做理工科的董事长,问题不大,但是要直接去指挥,可能就有问题,因为他不懂技术。

第二是高情商,因为高情商的人更容易成事,他会把员工、股东、投资人、政府关系处理好,减少摩擦。

第三是足够勤奋,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创业要足够勤奋。以我自己为例,作息基本上是从早上7:30到晚上1点。我大部分时间在看东西,在思考交流,不是天天在办公室,但是我有很多时间在研究、在思考,通过广泛阅读获得信息,做出一个科学的决策。

第四是有韧性,有韧性的企业家才值得投资,因为他们会更加加持,不容易让投资人的钱打水漂。

第五是要有利他精神。利他意味着你的产品和服务能为客户创造价值,你与别人合作时,也能为对方带来价值,所谓双赢,而不是说你一个人赢两次。

四、行业估值上的五大关键

1.市场规模

如果投小行业市场,我们希望它是技术绝对领先,比如说华大九天,EDA这个市场过去二三十亿,现在在七八十亿,但这公司现在市值600亿。

行业第一名拥有绝对领先的优势,第二名跟他差距太大了。如果买股票也是这样子,如果你投资的公司是在一个小行业里,它的市值不会大,除非它是行业里技术最牛的那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才能变成一个大市值的公司,否则公司上市之后就几十亿市值。

2.竞争格局

我们很喜欢单寡头双寡头,如果竞争格局没有定下来,就不能投了,这意味着风险特别大。

3.竞争壁垒

我们认为真正的壁垒是技术、品牌、规模。

ASML全球光刻机第一名,现在几万亿市值,台积电全球就它能做成三纳米的芯片,所以它市值也几万亿,技术绝对领先。

大家都知道茅台几千块钱一瓶,茅台联名的咖啡、月饼,大家也都去买,因为品牌是有核心竞争力的。海天酱油是国内最大的酱油公司,因此它的很多成本相比同行就能降低很多。

4.行业地位

我们在投资估值的时候,通常认为第二名的估值只是第一名的一个零头,虽然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相信。

电池领域的第一名是宁德时代,现在9000亿,第二名是国轩高科,大概就四五百亿市值,后面还有孚能科技300亿市值,再往后还有中创新航也就几百亿市值。卖电炒锅的小家电的第一名是苏泊尔,现在有三四百亿市值,第二名是爱仕达,可能就二三十亿市值。

5.高估值对应高增长

如果你要高估值,对应的一定是高增长,高增长一定不能依赖单一大客户,这样会有很大的风险。

6.坚守长期主义

对当下企业,我们觉得要坚守长期主义精神,这个时候就要老老实实做技术、做产品、带团队,把客户服务好,要成为客户的一供二供,这样才能活下来。这时候不能玩技巧,不能忽悠客户。

同时要聚焦主业,不要乱投资,你也不要瞎折腾了,一定要把所有的钱用在主业上。另外,要把宝贵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和人才上,建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一定要重视公司治理,合规运营,一旦犯错,税务部门找上门来就很麻烦。这时候一定不能违规了,违规的代价会更大更沉重。

不仅如此,还是要控制负债率,尽量不要越过50%的中高风险线。我们现在对负债的认识是,30%相对安全,到了50%就进入到风险区,过了50%就进入危险区,到了70%就是高度危险区。

五、融资的建议

在融资上我们觉得不拘谨于估值,先融到钱为第一位,因为资金是现在的核心竞争力。现在账上有钱,机构就觉得放心,最后就把钱都投给你了。

另外我们建议不要向同班同学融资,要向专业机构去融资,因为同学融资现在风险比较大,融完之后最后发现没挣到钱,你可能有压力,自动脱离这个体系了,这就不好。

找专业机构融资,亏了没关系,亏了它也认了,因为它是个组合,它投一堆项目不在乎你一个两个的损失,你只要认真做,它也会原谅你,甚至还会继续支持你。

最后建议大家要多融点钱,同时要省着花,因为我们有15年的周期要过。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头条号
魔云资源
介绍
推荐头条